明聖橋

座標23°5′27.3695″N 114°23′38.1813″E / 23.090935972°N 114.393939250°E / 23.090935972; 114.393939250
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明聖橋
黄塘桥
座標23°5′27.3695″N 114°23′38.1813″E / 23.090935972°N 114.393939250°E / 23.090935972; 114.393939250
承載黃塘東路
跨越惠州西湖
地點 中國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
業主惠州市市政園林事務中心
維護單位惠州市市政園林事務中心
上游橋梁圓通橋
下游橋梁西新橋
設計參數
建築材料鋼筋混凝土
全長7公尺(23英尺)
寬度6.4公尺(21英尺)
地圖
地圖

明聖橋,又稱黃塘橋[1],是一座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的橋梁,始建年代不早於北宋,且不晚於[2][3]。現今的橋梁於1956年重建[4]

該橋位於惠州西湖陳公堤,是惠州西湖「五湖六橋八景」中「六橋」的第五橋[2],亦是黃塘東路的組成部分[5]

構造[編輯]

現今的明聖橋為惠城區的一條橫跨西湖的橋梁,長7米,寬6.4米,其中行車線寬4.5米。橋梁為平橋,材料為鋼筋混凝土。[4][6]

歷史[編輯]

明聖橋最早的修築時間不明,但其結構為石門木橋,萬曆年間,惠州府知府李畿嗣重修此橋為石橋。之後,該橋獲一名繼任的姚姓知府題名為「明聖」。1930年,張友仁主持重修陳公堤,其間將明聖橋重修為混凝土橋梁。之後,周醒南等人又在惠樟公路會協助下改建橋梁,增高橋拱,方便船隻往來。[2][3]

1956年,有關部門將該橋改建為鋼筋混凝土平橋,並為該橋加裝了橋欄[4]。1987年,惠州西湖風景區管理局將陳公堤(含該橋)的路面翻新為混凝土路面,並翻修該橋的護欄[6][4]。21世紀初,配合豐湖清淤工程,該橋再度重修;重修後,橋頭豎立刻有該橋梁名稱的石碑[2]

關聯藝術創作[編輯]

明代詩人陳運曾賦「西湖六橋」組詩,當中《明聖橋》云:

參考資料[編輯]

  1. ^ 夏文格; 陳銳. 丰湖书院明起免费开放. 《南方都市報》 (). 2013-02-07: AII06 [2020-02-22]. (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-02-22). 
  2. ^ 2.0 2.1 2.2 2.3 侯縣軍. 惠州西湖桥几许 堪作人间水墨图. 《東江時報》. 2018-08-24: A06–A07 [2020-02-22]. [失效連結]
  3. ^ 3.0 3.1 張友仁. 卷三 名迹一-堤桥、道路. 《惠州西湖志》.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. 1989年6月: 57–58. ISBN 7-5361-0161-9. 
  4. ^ 4.0 4.1 4.2 4.3 惠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. 第十一编 城乡建设-第七章 西湖建设-第四节 景点修建-1950-2000年惠州西湖景区部分堤桥路修建一览表. 楊奕青 (編). 《惠州市志(二)》. 中華書局. 2008年3月: 1247. ISBN 978-7-101-06006-5. 
  5. ^ 嚴藝超. 900多年前陈偁为西湖画了一个圈. 《東江時報》. 2008-10-20: 10. 
  6. ^ 6.0 6.1 惠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. 第十一编 城乡建设-第七章 西湖建设-第四节 景点修建-一、堤 桥 路. 楊奕青 (編). 《惠州市志(二)》. 中華書局. 2008年3月: 1242. ISBN 978-7-101-06006-5. 
  7. ^ 張友仁. 卷九 艺文一-诗词录-乙、明代作品. 《惠州西湖志》.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. 1989年6月: 336. ISBN 7-5361-0161-9.